“苏超”引发经济热潮
publish_date2025-06-11
足球新闻
中国青年报的报告突显了江苏省体育及相关产业日益增长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关于“苏超”足球联赛的情况。报告详细说明了体育投资的显著增长、创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消费者支出趋势。最新数据显示,体育相关公司的股价急剧上升,相关活动引发了大量关注,表明体育行业正在经历强劲的演变,伴随着社区参与和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通讯员 周柳 中国报道者 张奕煊)“苏超”(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的火热气候不仅席卷绿茵场,更在资本市场掀起狂潮。自5月28日起至6月9日,主营体育器材的金韵体育股价从14.40元/股飙升至36.90元/股,累计涨幅达156.25%。股价暴涨,文创产品销量激增,文旅消费持续升温……这场区域性赛事正以“体娱+”模式释放出惊人的经济动能。 在文旅消费领域,这场赛事同样彰显出强烈的拉动力。常州本土设计师推出的“叫南哥”帆布袋销售量突破3000个,再一款“圩州人”系列未上市便获得1000件预定;中华恐龙园的“恐龙姐妹”玩偶预售量达9000件……“苏超”的成功不仅表现在赛事本身,更在于其创新的运营模式。 赛事通过“一城一主场”的轮换机制,将历史、文化、美食融入城市IP,打造了独特的“主场氛围”。例如,徐州与宿迁的“抢汉之争”、常州“蓝汐厨房”和扬州“炒饭”的趣味对决,让每场比赛都成为文化盛宴。赛事外,各城市推出文旅联动举措,例如常州端午期间面向扬州市民免票开放A级景区,吸引超15万人次游客;南京发起“跟着赛事游南京”活动,联合200家商户提供优惠;南通则通过工业消费品企事业与赛事运营结合,推出“苏超”主题文创产品,推动本地产品品牌提升。 这一切,标志着区域性本土赛事正成为美食文化生态的推动者。南京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永博说:“草根体育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与职业体育体制教育互补大于竞争。苏超所体现的草根体育变现模式,除了包括文旅联动、品牌合作、内容变现等。”